近日,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自治区环科院等相关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制革类、铬化工类和电镀类场地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土壤污染防治领域9位教授级评审专家。专家组通过审阅材料、听取汇报的方式对课题进行了评审,经过质询与讨论,专家组认为课题按照任务书要求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组织管理规范,保障措施得当,符合课题综合绩效评价要求,一致同意课题通过评审。
2018年12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专项《制革类、铬化工类和电镀类场地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项目正式启动,自治区环科院承担了项目子课题《制革场地铬及有机复合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工作。课题历经四年,对全国数十个典型制革场地开展了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调查,针对制革类场地污染难识别、重金属铬释放及迁移转化规律不明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污染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系统研究了制革类场地土壤铬的赋存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典型制革场地铬及有机复合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生态毒性评价与风险构成,建立了制革类铬—有机复合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风险管控技术体系。课题成果对推动我国制革类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改善场地周边生态环境,带动制革产业清洁生产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该课题是自治区环科院参与承担的又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下一步,自治区环科院将按照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课题成果进行优化完善,持续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难点和对策研究,积极将科研经验转化为工作方法,助力广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汇报现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现场
来源: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