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欢迎您!

广西环保产业协会
广西环保产业协会
广西环保产业协会

0771-5302397

自治区环科院互花米草生态试验治理进入第一阶段

发布:2023-05-06 浏览:333

互花米草曾是“护滩小能手”,最高可到两米,根系发达,极易在河口、入海口区域繁殖。后经过多年的人工种植和自然扩散,互花米草已遍及沿海滩涂湿地,挤占本土物种如红树林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广西沿海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国家林草局等五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互花米草的入侵已成为我国滨海湿地生态与环境面临的重大挑战。


互花米草兼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根茎能深入地下30厘米,普遍采用化学治理如喷洒除草剂,或互花米草刈割等方式,前者易污染环境,后者无法阻止二次萌发且存在人工成本高、无法有效根除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院积极探索以本地植物对互花米草进行生态置换的本土物种替代技术为主的生态控制治理方式,指定治理实施方案并开展互花米草治理试点工作。

2023年4月25日-26日,根据治理实施方案计划,技术组一行6人前往北海市,积极开展实验种苗生态控制防控治理种植试验,已完成5个品种共500株种苗的种植工作。

下一步,技术组将按照实施方案,将本阶段的种植工作细化分解,实行定期巡护、监测,进一步抓好实验种苗长期看护、测量等工作,完成实验各阶段的各项目标任务。 


undefined

试验种苗种植区域

undefined

工作人员铲土种植试验种苗





来源: 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 中金环境总经理、南方泵业董事长沈海军一行赴无锡市城投公司考察交流
下一篇: 益江环保核心技术装备服务平陆运河工程

广西环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