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钢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
3月31日上午,柳钢集团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柳钢集团“双碳”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正式发布《柳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并围绕双碳规划制定、未来将达到的目标和预期效果等进行简要介绍。人民网、中新社、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国今报、柳州日报等主流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做出“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随着工业领域、钢铁行业围绕“双碳”目标制定方案、描绘路线图,柳钢集团也于2021年11月正式启动“柳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经过“自下而上、自上到下”多次反复研讨论证和六轮大型修订,最终形成了该篇超十四万字的《柳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
柳钢集团“148”双碳方略
一个目标
柳钢集团将以“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世界强企、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以及国内一流金属新材料系统服务商、全产业链服务生命体”为目标,践行“风光绿电高效应用的领跑者、极致用能钢化联产的推动者、绿色循环协同降碳的引领者、低碳冶金科技创新的践行者”四大使命,承诺在2050年全面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强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四个阶段
柳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碳达峰阶段:2025年具备碳达峰产业基础条件,2026-2030年处于峰值平台区。
稳步降碳阶段:2030年将开始逐年降碳。
深度脱碳阶段:2035年实现降碳30%。
碳中和阶段:2050年实现碳中和。
八大重点行动
《柳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运营的全过程,明确全员、全方位开展“八大重点行动”,即构建柳钢集团卓越低碳运营管理体系,搭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管控平台,结构调整工艺降碳,技术优化极致能效,风光绿电钢化联产,绿色循环协同降碳,流程再造低碳物流,科技创新低碳引领。
柳钢集团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坚持“既要柳钢,又要柳州碧水蓝天”,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城市钢厂转型发展新模式,为柳州市从“酸雨之都”到连续三年“水质冠军”的华丽蜕变,成就“柳州惊奇”贡献了“柳钢力量”。先后累计投资12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建设,相继建成投用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利用、高炉脱湿鼓风、高参数余热余能发电以及焦化、烧结、动力热电烟气脱硫脱硝改造,转炉工序超低排放改造、烧结尾气净化消白、料场煤场棚化等重点项目,工业余热自发电超过75%,工业水循环利用率98%以上,吨钢新水相较2020年降低23.86%,综合利用率10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通过集成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打造更智能、更低碳、更清洁的绿色产业生态圈。近年来,柳钢集团获评“绿色发展标杆企业”,柳钢股份入选工信部第五批“绿色工厂”榜单。
“我们将按照发展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落实绿色发展新要求,拓展绿色发展新格局,发挥绿色发展新优势,为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展现国企担当、贡献更大力量。”韩宗桂在发布会上表示。
媒体关注
发布会后,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国今报、柳州日报等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新媒体等渠道,多角度地将柳钢“双碳”新理念、好成效报道传播出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友纷纷为柳钢争做超低排放的引领者、勇当“双碳”目标的实践者点赞。
转自:广西柳钢环保股份有限公司